English

因特网的社会渗透

1998-06-1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编者的话:《赛伯族状态:因特网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含义》(TheStateoftheCybernation:Cultur?al,PoliticalandEco?nomicImplicationsoftheInternet

),作者巴雷特(NeilBarrett)16年前曾是位小有名气的计算机“黑客”(香港译作“骇客”)。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后,他成为英国最年轻的计算机科学讲师。他1993年加入Bull信息系统公司,为政府和多国合作服务,从事计算机安全工作。此书对因特网的各个方面均有讨论,是英国畅销书。此书共258页,内容比较通俗,语言流畅。该书由李新玲译,即将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因特网的社会渗透》一文是该书有关内容的节选。

因特网使用状况的初步统计,特别是其增长速率统计,令人瞩目。开始只有少数热衷者,后来每月增加15万用户,到1996/1997年,全世界用户数达到3000万。到1998年,比较保守的统计数字为1亿,到2002年则为2亿。与增长率同等重要的是这种增长所代表的主体的变化。“用户账户”可能是个人的也可能是公司的。对于公司情形,一个账户可能有10个、20个甚至100个使用者。目前在因特网上登记注册的商用网数量已经超过总量的一半。商用网中的一部分是因特网供应商(ISP),正是通过他们,人们在家里就能使用因特网。

个人用户有的在办公室接入因特网并把这当作其工作的一部分,有的通过某一个服务供应商在家里接入因特网。无论是家用或者公用增长率都很高,事实上统计数据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差别。此外,中学、大学和政府部门中的因特网使用量高速增长,并带动了其他领域。

不过,目前由因特网服务供应商报告的账户数目包含了一些不久后将停止使用的账户,也包含重复计入的账户,某人可以在家里通过计算机服务公司接入服务,也可以在工作中通过某公司提供的系统接入服务。接入并使用因特网的个人用户的真实数量一般说来可能已接近1个亿,也可以说不到3000万。这些统计数据很难评判,观察家们估计的数目范围从2000万到1亿不等。但是所有的独立研究报告都强调,新的网络和新的用户以一个恒定的速度快速增长。比如,商业用户以高达每年百分之一百的速度增长。

这些统计数据之间存在一些问题,但这正好为研究用户类型提供了契机,这些数字内在地表达了相关信息。在技术营销过程中,区分新技术买主的类型通常很重要。粗略地说,可以识别出五种类型:革新家、热衷者、占大多数的实用型使用者、追随者和落伍者。许多分析家指出,某些技术之所以最终失败,是因为它们只定位于前两种人,即革新家和热衷者。相反,成功的技术则更多满足了出于实际考虑的多数用户的一系列需要。技术买主之间的这种差别对于组织和个人同样适用。

革新家是一撮铁杆技术爱好者,他们购买某一领域的所有新东西,极少例外。而热衷者稍逊于革新家,他们紧随其后。任何新技术总能找到一定的市场,尽管可能很小。确实有某些产品完全属于这种类型,它们频繁升级和修改,使产品整体上“常新”,以不断吸引热衷者快速变化的口味。这种类型的产品即使开始时销售量很大,也不意味着会取得广泛成功,也不能保证持续增长。只有那种覆盖实用型的大多数用户的产品,才能保证拥有一个发达的市场。

实用主义者构成了技术市场的多数派。这些消费者购买的是用途,而不是新颖,他们寻找的是技术的实际应用,而不是新奇和猎奇性趣味。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新技术中的这一类买主好比工业中的先遣奇装异服士,通常是一些小伙子。

等到这种产品走进繁华的百货商店,年纪稍大一些的男女实用主义者就会成为这个市场的主体。追随者和落伍者则受时尚和环境压力的驱动,勉强成为买主,他们发现欲满足新的需要,唯一的办法就是购买这种产品。

那么上述分析如何运用到因特网的使用呢?初步一瞧就会发现,如上面所述因特网至少已落入热衷者的范围。不过,随着服务供应商(如计算机服务公司)设施的增加和家庭个人微机数量的骤增,它会超出这个初始领地。所谓的“知识”工人推动这一进程的发展,他们在工作中已经熟悉运用个人微机和信息资源,他们看到了在家里使用因特网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专家顾问主要在家里工作,于是电子函件和信息服务非常重要。

从这些专家开始,队伍不断扩散,现在已触及到那些最没希望的用户。有用网络交谈的小学生,也有年长的祖父祖母,他们会收到年幼的孙子用微软的“画笔”绘制的图画文件。现在家庭个人微机都预装了因特网软件,对许多人而言,接入因特网、使用万维网已变成家庭个人微机的一个基本用处。

在工作中,许多公司逐步发现因特网可以为商品营销和信息查询带来益处。现在我们就将详细考虑这种用途。

因特网的办公用户和家庭用户都在增加。对于家庭情形,很难确切估计到底有多少家庭接入了因特网。在英国目前因特网用户占3%,在美国可能达到9%。1995年11月一份呈递给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文件指出,到2000年美国将有30%的家庭可望联入因特网;在英国,亨利预测中心独立作出的一项预测显示,到2005年65%的家庭将联入因特网,此预测展示了与美国同样高的增长率。这些预测都采取了最简便的方法,即考察个人微机和调制解调器的销售量。但是英国和美国的两项调查都显示,如果此种实用技术保持目前的购买趋势,高增长势头可以持续到2001年。

这些数字代表了因特网组件销售的潜在市场,并且是在假定此类产品继续只由同一收入阶层的群体(通常为专家)认购时作出的。但是随着学校使用因特网的日益增长,个人微机(包括将调制解调器作为标准配置)的销售也会加速,于是更广泛的社会阶层会加入购买行列。买主的这种社会阶层扩散现象恰如卫星电视在英国的普及过程,因而并非不可能。

此外,还有几项积极的计划可能把因特网普及到更广泛的群体,在英国和在世界都一样。随着政府机构开始使用因特网,已有好几个计划将使得因特网与民众建议署(Citizen’sAdviceBureaux)、商场、邮局以及其他公共场所相联接。另外,某些地方当局鼓励在职者和自助群体使用因特网。

世纪之交,在世界范围内因特网可望在私人用户中得到快速的普及应用。估计的比例可从上面说的30%增长到更高数值,比如80%。在讨论过程中有位乐观派人士竟认为对于美国部分州可能达到90%,尽管这有点过份。凭经验估计,对于英国和美国到2001年,明智的说法可能是将有50%的家庭以某种方式(直接或者通过因特网中间商的设施)与因特网联接。在“联线”更多的社会,如新加坡和环太平洋国家,用户比例可能更高,尽管大量的英文内容可能给日本和法国等非英语国家带来一些麻烦。

正是这些重要的统计数据,使人们对因特网营销和贸易产生热情。在全球范围内随着消费者相对说来能够既节约又方便地使用因特网,公司和组织(如慈善组织)如果不开发利用它的话,那才叫怪事呢。

当然,这里有一定程度的循环论证,表现在过程的循环上。只有当网上能提供更多的服务时,更多的人们才会使用因特网。这要求公司必须提供这些服务,而只有当存在这样一个市场时他们才会这样做。当前的感觉是,现存的因特网群体虽然数量不多,但他们很有能量并且数量增长迅速。越来越多的公司会因此设法触及这个市场,于是会有越来越多的设施、产品和服务。这一切反过来会促进用户数量的增加。

总之,因特网目前虽然仍然主要作为电子函件、新闻组和万维网主页信息一类通讯媒体存在着,但是我们随后就会看到,它能够并且正在被用于传播政府和商业信息,用于分发数字化“产品”。当用户数增加时,服务和机会也随之增加。但是这种过程也给立法、管理和文化带来若干挑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